嘟好燒起源於宣統二年(西元1910年),第一代老闆從一開始扛著扁擔在宜蘭販售
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是宜蘭傳統的下午茶
在過去的年代生活沒有現在富裕,資源也有限
聽香媽說他們以前年幼時豬油拌飯或是鳳梨沾醬油,對他們來說已經是美味又滿足
嘟好燒原本只是第一代老闆將剩下的麵粉和著冬瓜角、冬粉去炸,做成小點心
沒想到深受親友喜愛,還流傳至今
當時並沒有正式的名稱,只因這種油炸小點心剛油炸完容易燙口
宜蘭當地人就直接稱它「燒吔、燒吔」
第二代老闆接棒,改良加入紅豆、花豆和芋頭熬煮成的內餡,並取名叫"嘟好燒"
名字很可愛,聽一次就記得
也是香香這次來宜蘭怎麼尋找也要吃到的小吃
老闆還將叫賣內容編成有趣的順口溜來吸引民眾注意,是早年宜蘭地區最早播放的叫賣曲
還曾代表宜蘭文化的歌謠報名99年金曲獎作詞競賽
嘟好燒
燒吔!燒吔!吃有涮,吃知影,吃主顧,主顧客,交關三十、五十銀。
麵皮紅豆餡,雞蛋糕、冰沙餡。內外裡也香甲也粕。......
買,你樂趕緊來。不信了吃看麥,吃嘟好,後拜者也知。
之前在電視上看過節目採訪東門夜市那間似乎氣氛比較活絡
這天在公正國小這間是沒有聽到,好可惜
看起來東門夜市的招牌比較像是正宗原創始店
有機會也想嘗試看看,比較一下
老闆還蠻年輕的,不太像會推餐車,賣傳統小點心
在出發前爬文說老闆很隨興,不一定天天賣
還有人看到老闆衛生方面需要加強
很幸運的這天(週六)有遇到,只是老闆都沒戴手套製作
就這樣跟我們收錢找零
還是吃得很開心,真是辣薩呷辣薩呷
冰箱內分三個
左邊是製作嘟好燒外皮加蛋揉製的麵粉
中間和右邊看起來是一樣的東西
就是紅豆、花豆、芋頭製成內餡
堅持現點現做
不是炸好做起來放,可人點了才又下鍋回溫
才能吃到新鮮及美味
開始揉外皮,在將內餡包入
整型成長條
就像小朋友玩黏土
進入倒數步驟
老闆快手切等分,每個大小都很平均
切割好後進入高溫油鍋炸
嘟好燒起鍋瞜~
小份$30,大份$50,初次嘗試先買小份的
這種炸物小點一定要趁熱吃完
冷掉後吃起來就含油,失去原本風味
在還沒嚐過嘟好燒之前覺得應該跟QQ蛋的原理有點相似
不過這外皮是崩裂不平整的,吃來酥脆還有點鬆軟
從側面就可看到內餡,很意外不太燙口
帶點Q勁,整體吃起來也不會太甜
紅豆味的味道占多數,很香很好吃
份量還蠻多的,小小一個
好涮嘴,一個接一個好快就吃完了
這種傳統小點心已經不常見
很欣慰的是目前傳承三代,一定要繼續傳下去
讓更多人可以體驗古早時代的小確幸
►►店家小資訊
嘟好燒古早攤
地址:宜蘭縣羅東鎮的公正國小和7-11間(中華路與公正路交叉口)
營業時間: 不定時,通常下午三點開賣